期刊简介

               《医学争鸣》是由第四军医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征稿和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是原《第四军医大学学报》的延续。期刊以反映发明与创新、否定与假说、探索与发现等前沿医学思想,传播医学领域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成就,服务医学科学研究和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为宗旨。主要报道医学学术方面的各种看法和观点,注重理性的交锋、实证的研讨和冷静的争论。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出版部门: 《医学争鸣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891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481/R

邮发代号: 52-8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10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268.00

杂志荣誉 2010年获全军医学期刊“创新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医学争鸣杂志
  • 杂志名称:医学争鸣杂志
  • 主管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 国际刊号:1674-8913
  • 国内刊号:61-148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2010年获全军医学期刊“创新奖”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医学争鸣杂志2017年第2期文章
  • 认知哲学视域下的“风病”观念语源探究

    社会文化史医学社会学通过对不同民族的语言里“风”病名称的比较,确定亚洲许多民族语言中“风”病都和自然现象“风”用的是同一个词语.由此确定医学术语的命名常常采用类比和隐喻的方法.从认知哲学的观念来看,隐喻这种命名方式是具有普遍性的,这也将为新的医学术语命名提供借鉴.......

    作者:陈永霖;叶晓锋 刊期: 2017- 02

  • 房性早搏揭示的几个心电现象

    房性早搏是临床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房性早搏中存在多种心电现象.本文以图例讲解的方式分析和解读了临床上提示房性早搏常见的几个心电现象,并对各种心电现象的产生机制进行分析,以便在识别心电图中房性早搏以及心电现象的过程中提供帮助,供同道学习和参考.......

    作者:魏莹;石娜;王倩;马立宁 刊期: 2017- 02

  • 浅谈叶天士胃阴学说及其现代应用价值

    中医的辨治胃阴由来已久,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在脾胃分治的理论指导下,首创了胃阴学说,它完善了脾胃学说,使后世医家受益匪浅.本文重点探讨了随着社会环境的更迭,生活习惯的改变,胃阴不足之证的发病日渐增多,拓展到脾胃病的诊治,其发病与肝关系为密切.人们生活、工作压力俱增,肝气横逆犯脾胃,致使脾胃功能受损.军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面临更大的压力,更易情志过极,肝病及胃.因此,对于脾胃病的辨治,当以肝为枢纽,......

    作者:屈园利;刘西涛;龙铟 刊期: 2017- 02

  • 对强心苷类临床应用相关问题的思考

    强心苷类药物的主要药理机制是抑制心肌细胞膜Na+-K+-ATP酶,干扰膜内外相应离子浓度,影响细胞生理功能,致Na+-Ca“代偿性交换增多,使心肌收缩性增强并表现相应临床效应.但膜电位的减低使心肌细胞兴奋性增高及传导性下降,为心肌电紊乱提供了可能,也为其临床应用带来诸多争议.特别是当电解质紊乱和心律失常时,对该药的选择和使用存在较多疑点,而对该类药物药理机制和心肌电生理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是临床安全合......

    作者:丁绍祥;王智杰;张永利 刊期: 2017- 02

  • 对甘草干姜汤作用的认识

    从《伤寒论》《金匮要略》条文及对方中的药物甘草、干姜的认识人手,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深入的探讨,在质疑的基础上,对甘草干姜汤证阳气虚浮之病机,及甘草敛降脾肾、干姜温补中焦的作用进行分析.认为甘草干姜汤证病机为脾肾阳气虚浮,其作用关键在于敛降与温补两种治法合用,并且以温补中焦为主,从而起到引虚浮之气归元,补中以复肾气的效果.......

    作者:刘宾 刊期: 2017- 02

  • 对羊水栓塞本源性发生机制和有效治疗方法探讨

    在工作中,笔者遇到一例症状自发好转的羊水栓塞存活病例.这促使笔者对羊水栓塞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新的探讨.发现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应该用过敏性休克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笔者对传统的羊水栓塞治疗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尝试性地提出了中医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方法.......

    作者:马凯 刊期: 2017- 02

  • 细胞是无界限的

    传统的观点认为细胞之间的界限是分明的.但随着诱导多能干细胞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建立,细胞分化、转分化和去分化研究进展迅速,体内任何细胞都具有多变性和超强的可塑性.这些神奇的发现提示了一种设想:即细胞之间本质是没有界限的.本文拟从细胞多变性的角度阐释细胞是无界限的这一个观点,并从细胞的发育遗传学基础、干细胞概念的模糊化、细胞变化的全能性和多样性以及对未来生物医学领域的价值等方面给予阐述和说明.......

    作者:刘涛 刊期: 2017- 02

  • “医药分家”的是与非——以青霉素为例

    真理要辩,比如青霉素批号问题.“药”说青霉素连续应用中更换批号需要重新皮试,防范过敏.“医”说青霉素过敏与患者体质/基因直接相关,与青霉素质量相关,同其批号无关.目前青霉素批号问题的解释基本处于彼此割裂或分离状态,青霉素皮试规定停留在历史中,其语境应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而改变.......

    作者:王正银;杨新荣;曾志华;刘四清;孙晓丽 刊期: 2017- 02

  • 英文中“亚型”应该用subtype,isoform还是subset?

    我国术语使用现状不容乐观,术语错用非常普遍.在生物医学期刊中,“亚型”对应的英文术语包括subtype、isoform和subset.本文对这三个术语的概念内涵进行辨析,以期促进科技工作者对术语的谨慎使用.......

    作者:陈菁;史志祥;于学玲 刊期: 2017- 02

  • 关于长期抗血小板治疗的困惑与思考

    在血栓性疾病的二级预防中,长期抗血小板治疗除了有一定程度的出血风险外,还可能有其他副作用:如可能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加重、诱发抗血小板药物抵抗、撤药反弹、抑制受损内皮和组织修复、长期用药依从性低等.建议对长期抗血小板治疗做些理念和策略上的调整:如将患者分层管理,对高危和低危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长期用药可采用多种抗血小板药物交替使用,以维持疗效;减药停药要缓慢;二级预防的重点应从抗血小......

    作者:高智玉 刊期: 2017-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