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医学争鸣》是由第四军医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征稿和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是原《第四军医大学学报》的延续。期刊以反映发明与创新、否定与假说、探索与发现等前沿医学思想,传播医学领域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成就,服务医学科学研究和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为宗旨。主要报道医学学术方面的各种看法和观点,注重理性的交锋、实证的研讨和冷静的争论。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出版部门: 《医学争鸣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891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481/R
邮发代号: 52-8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10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268.00
杂志荣誉 2010年获全军医学期刊“创新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医学争鸣杂志
- 主管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 国际刊号:1674-8913
- 国内刊号:61-148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对肥胖与糖尿病之间分子机制的新认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和患糖尿病的人群迅速增加.肥胖与糖尿病之间有明确的联系吗?其分子学机制有什么相关性?文章从肥胖与炎症水平、炎症因子白三烯B4(LTB4)与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素抵抗等方面,阐述LTB4在肥胖型2型糖尿病发生的始动作用和与糖尿病的相互关系.......
作者:叶儒佳;王光耀;王兴华 刊期: 2017- 03
-
研究防治胰岛素抵抗的新切入点:骨骼肌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胰岛素抵抗
胰岛索抵抗在肥胖、2型糖尿病等疾病发病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近来研究发现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而骨骼肌是胰岛素作用的重要靶器官,也是糖尿病先侵害的主要靶组织之一.本研究试从导致骨骼肌线粒体功能障碍的病理基础以及其产生机制的方向阐述骨骼肌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并提出了防治胰岛素抵抗的新途径.......
作者:叶金甜;梁凤霞;雷胜龙;李强 刊期: 2017- 03
-
从中西病理学的异化发展看汇通学派在病理学上的汇通尝试
本文通过回顾中西医病理学发展历史,从其产生的哲学基础、社会背景、历史背景来分析其是如何从类似的萌芽阶段终异化为完全不同的两种病理学体系.始于明末清初的汇通学派是历史上早试图融合中西医学理论,也是早尝试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中西并用的中医流派.他们对西医病理思想的接受以及将西医病理学成果和方法在中医临床上的应用,开启了中西医结合的先河.汇通学派突破经典束缚,以科学的态度汇通中西医学的做法值得借鉴.在中西......
作者:林妮;黄开颜;申洪 刊期: 2017- 03
-
自然分娩的真正内涵是什么?
中国的高剖宫产率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倡导自然分娩过程艰辛.生理结构、文化传统、现代医疗等从不同方面影响着分娩的自然进程.孕期铁剂、钙剂等营养素的补充是否合理?导乐分娩、自由体位、适度保护接生等理念的提出,预示着分娩逐渐向自然迈进.......
作者:王莉 刊期: 2017- 03
-
杀灭与中和:中西医治疗癌症的差异
从哲学文化源头入手,比较中西医治疗癌症模式的差异,对两种不同的思维进行反思,以期加深对其内涵的认识,为肿瘤治疗的临床决策提供参考.研究认为:两种治疗癌症模式的差异可以概括为“杀灭”与“中和”.前者植根于海洋文化,以征服自然为哲学基础,以完全杀灭癌细胞为目标;后者植根于农耕文化,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以调和脏腑、气血、经络为目标.笔者反思认为:西医的“杀灭”思维在临床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是不可能实现......
作者:李德顺;程井军 刊期: 2017- 03
-
从共同语言谈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道路及可行性
当代中国中西医并存的现状使我们不得不面临着中西医结合的问题,但是由于中医是从宏观、整体、天人相应、机能、动态等方式认识人体,而西医更多是从微观、局部、个体、形态结构、静态等来评估疾病,正是这些认识上的差异导致两种医学难以结合.然而我们也应该承认中西医学均是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临床中均存在很多难题,治疗方法有限、认识疾病并不全面、没有绝对的排斥感、相互之间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等,这些共同特点使得中......
作者:毕礼明;奉典旭 刊期: 2017- 03
-
医学是“人”学——基于樊代明院士“整合医学”理念
医学不是单纯的科学,医学关乎生命,蕴含着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学等.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医学的细分不仅使人们更细致地了解了人体构造,而且能做出更具针对性的诊疗方案.但“过犹不及”,医学的细分也带来了种种损害,“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医学正由分化走向整合.整合医学在摆脱医学观二元论的临床思维下,对促进医疗保健公平,使医学更具人性,更注重对人的关怀方面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作者:孙新红;匡奕珍 刊期: 2017- 03
-
2相折返真的是折返吗?
2相折返是一种紊乱的心肌电活动,它是因受累及的相邻心肌细胞之间动作电位时程差异的增大,或在心肌兴奋性增高和/或传导性下降的条件下致邻近细胞高低电位并存,进而由多因素诱导并触发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是在心肌细胞激动与被激动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无序的电活动,其本质是触发活动的反复激动,并非有真正意义上的折返存在.其形成机制存在心肌异质性增大,与心肌离子通道基因突变、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缺氧等相关,在特定......
作者:丁绍祥;王智杰 刊期: 2017- 03
-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不宜追求根除幽门螺杆菌
国内外不少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有关系,但其导致发病的确切证据不足.临床实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方案后,荨麻疹病情改善不明显,且有增加幽门螺杆菌耐药的风险,弊大于利,不宜追求根除,仅可进行适度治疗.......
作者:张步鑫 刊期: 2017- 03
-
神经外科学中几个称谓不当的名词和未命名的诊断
神经外科工具书或相关期刊有些名词使用不当,在临床工作中也可见一些疾病并没有在书刊上被命名,这可能对临床工作和论文写作有一定影响,现进行总结归纳并提出修改意见.......
作者:刘窗溪;熊云彪;卓开全 刊期: 2017- 03
动态资讯
- 1 对“复方丹参滴丸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的商榷
- 2 妊高征对后代心血管的损伤真的不可逆吗?
- 3 叔本华幸福哲学视阈的健康观
- 4 为医学争鸣注入更多人文精神内涵
- 5 赶超一流——看世界神经解剖学科No.1
- 6 以毒攻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
- 7 文化自律性不足阻碍中医发展——对张伯礼院士《关于中医文化传承发展的思考》感悟
- 8 胃一点癌机制假说
- 9 止血药抗肿瘤血行转移作用的探讨
- 10 如何预防置管相关性感染?
- 11 从转喻的认知机制看《黄帝内经》中的举隅辞格及其英译
- 12 Old strategies against an old plague:new attenuated tuberculosis vaccines
- 13 肿瘤防治过程中出现的晕轮效应
- 14 尺有所短玉亦有瑕——辨析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之不足
- 15 应当注意“创伤后”与“手术后”数据属性的识别
- 16 Cystatin C在慢性肾脏疾病的诊断中可靠吗?
- 17 心脏不再是血液循环的中心吗?——就“肺心说” “心心说”与蒋宏岩老师磋商
- 18 GBA基因与帕金森病关联机制的探讨
- 19 隐蔽调控——恶性肿瘤“寄生复合体系统”生长树状结构假说
- 20 将整合医学理念应用于肿瘤治疗的初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