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医学争鸣》是由第四军医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征稿和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是原《第四军医大学学报》的延续。期刊以反映发明与创新、否定与假说、探索与发现等前沿医学思想,传播医学领域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成就,服务医学科学研究和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为宗旨。主要报道医学学术方面的各种看法和观点,注重理性的交锋、实证的研讨和冷静的争论。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出版部门: 《医学争鸣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891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481/R

邮发代号: 52-8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10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268.00

杂志荣誉 2010年获全军医学期刊“创新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医学争鸣杂志
  • 杂志名称:医学争鸣杂志
  • 主管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 国际刊号:1674-8913
  • 国内刊号:61-148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2010年获全军医学期刊“创新奖”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医学争鸣杂志2014年第3期文章
  • 论消渴治疗当重调“气”

    本文结合临床观察并回归经典,发现消渴疾病进展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的过程中均存在共同环节,即气机紊乱与气虚不运.故其治疗除针对阴虚、燥热、血瘀、痰湿外,当注重调畅气机和益气补虚.中医所提供的不仅仅是方药,还有各种丰富的防治手段,针对病机利用中西医多元化治疗,可大大减轻患者长期吃药及胰岛素注射的痛苦.中医认为脾为一身气机之枢纽,又为气血化生之源;动则生阳,动则气行;情志对气机也有很大影响;酒色劳伤可直接耗......

    作者:常静娟;岳仁宋 刊期: 2014- 03

  • 探讨中医心理临床成长反馈报告

    在中医心理临床应用提纲式作业与治疗后反馈问诊过程中,不断探索并提出了中医心理临床成长反馈报告的概念.本文旨在简述成长反馈报告的发展历程与内容,及其为中医心理临床发展提供新工具的意义所在.......

    作者:李世通;汪卫东;王米渠 刊期: 2014- 03

  • 血液自然运动与中西医理论的整合统一

    血液循环理论诞生于1628年.近400年来,几乎没有人怀疑这一理论的正确性.笔者将哈维以心脏为中心的血液循环理论与静脉、动脉血液成分起源等重要发现相整合,提出了以肺为中心的血液自然上行、下行运动假说,并将这一假说与中医基础理论相整合,用现代科学的语言诠释了中医基础理论的科学性,打开了中西医理论整合统一之门,从而使其基础理论产生质的飞跃.......

    作者:蒋术一;蒋宏岩 刊期: 2014- 03

  • 健康新定义的提出

    本文指出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定义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提出了关于健康的新思路和新概念.认为健康主要是指人的整体状态,可以主要用宏观表征再辅以现代医学检查结果来表述.并给出了立足人的宏观整体、重视现代医学、含有中医理念的健康新定义.进行了新健康定义与现健康定义的对比分析,说明了健康新定义能够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健康,促进健康,并且使健康管理、中医“治未病”等有逻辑上的依据.还能够对健康进行分级,对健康水平......

    作者:范振英 刊期: 2014- 03

  • 中医研究“病”的反思

    回顾中医对肺结核、慢性病毒性肝炎、恶性肿瘤的研究,论述了目前中医研究存在错位、中医“证”的研究存在“三无”状态,因而导致了中医发展的滞后.提示人们应该注重中医“证”的研究,以推动中医快速发展.......

    作者:焦一鸣;王放 刊期: 2014- 03

  • 影响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若干维度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其蕴涵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及人文精神,历经数千年涤荡依然显现出自身独特的现代价值.但是,其多年来遭遇的坎坷不容小觑,理论形态的“贫血”化、思想认识的异质化、宣传教育的低效化、人才队伍的萎缩化、经费保障的边缘化等因素影响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因此,必须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进一步寻找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对策提供前提条件.......

    作者:彭恩胜;陈江勇 刊期: 2014- 03

  • 试论中西医哲学思维模式的分野与整合

    中西医结合的高境界就是要促使二者在思维模式上的整合,然而其又以厘清二者的分野为前提.中西医学道本一体,都是为人类健康服务,但路分两途,在思维模式上存在着巨大分野,包括理论基础上的原子论对整体观、方法论上的还原分析对辨证论治、治疗目标上的治愈论对平衡观以及治疗理念上的抗病论对调和观等.了解中西医哲学思维模式的分野是促进中西医哲学思维模式整合的前提,同时要提高认识,端正态度,转变思维方式,加强基础理论......

    作者:吴寒斌;高虹 刊期: 2014- 03

  • 中医取象运数之数的内涵考察

    中国古代对“数”的应用有数学之数和象数之数的区别.取象运数之数主要不是用来计算,而是一种象征,它更多地反映了客观世界质的而非量的特征,是一种特殊的象.中医学较多地使用了象数思维方法.象数之数或显在或隐蔽地存在于中医学术体系的诸多方面,在分析具体问题时,不能将数学之数和象数之数相混淆,对二者的区别应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甚或是某种警觉.......

    作者:邢玉瑞 刊期: 2014- 03

  • 研究型中医院耳鼻喉科的定位与管理

    明确学科定位是制定科室发展规划的前提条件.科室管理决定并影响着医院的长远发展.恰当的定位和完善的管理是研究型中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张治军;袁波;张弢;张金铭;滕磊;张莉 刊期: 2014- 03

  • 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实验室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制约中医药学科发展的问题之一是适合中医药科研特点的实验室建设的薄弱,而转化医学作为一种医学研究模式和思维,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但对于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来说,仍然处于起始阶段.对于中医药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抓住转化医学带来的机遇,以转化医学的思维指导中医药研究,建立高水平的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实验室,有助于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就中医药实验室或研究平台建设引入转化医学思维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

    作者:唐汉庆 刊期: 2014- 03